2011年12月1日,“第十三屆信息技術領域專利態勢發布會”在四川省成都市召開。本次會議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主辦,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四川省知識產權局協辦,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電子知識產權中心承辦。工業和信息化部楊學山副部長、國家知識產權局賀化副局長、四川省人民政府劉捷副省長到會并做重要講話,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四川省知識產權局相關領導出席了本次會議。
“信息技術領域專利態勢發布會”自1999年開始,每年舉辦一次,今年是第13屆。發布會緊密跟蹤并發布重點技術領域知識產權最新發展態勢,是推進行業知識產權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現已成為業內具有品牌效應的重要活動。本屆發布會首次與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共同開展態勢發布活動,是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國家知識產權局開展戰略合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楊學山副部長在會上指出,工業和信息化部始終堅持將行業知識產權戰略實施作為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切入點和著力點,2011年圍繞國家知識產權戰略任務實施,開展了一系列工作,特別是在加強產業政策與知識產權政策結合、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知識產權管理、重點技術領域核心技術專利分析及預警、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和打擊侵權假冒專項行動等方面,工作成效明顯。“十二五”是我國工業和信息化融合推進的關鍵時期,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工業和信息化部知識產權工作將緊緊圍繞服務于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這個中心任務,堅持企業為主體、政府推動與引導的原則,堅持與部重點工作緊密結合的原則,繼續加強與知識產權主管部門的協作會商,著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進一步完善行業知識產權工作機制,優化在產業政策中落實知識產權任務和要求政策環境;二是,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專利布局;三是,大力培育企業創造和運用知識產權能力;四是,盡快建立行業知識產權預警機制;五是,提升行業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能力。
賀化副局長在講話中強調,我國知識產權制度的價值作用隨著產業的發展壯大而不斷增強,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頒布實施從政策層面極大推動了產業知識產權實力的提高。在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推進過程中,行業知識產權戰略是核心、是關鍵、是重中之重。整體而言,全國知識產權工作已經實現三個轉變。第一個轉變是知識產權制度的推動力量從應對外部壓力轉變為滿足我國產業發展的內在需要。第二個轉變是政府知識產權工作的著力點從知識產權制度的構建轉變成為引導并推動創新主體和市場主體有效運用知識產權制度。第三個轉變是社會各方從單純關注知識產權數量朝著關注知識產權質量和市場價值轉變。十二五期間,知識產權制度將繼續沿著與產業發展緊密融合的軌道前進。國家知識產權局將進一步加強與產業主管部門的協作,本著“開放、合作、創新、務實”的精神,加快實施行業知識產權戰略,積極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主要工作包括:一是加強政策銜接與協調落實。二是引導提升知識產權質量。三是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四是積極發展知識產權服務業。五是關注企事業單位知識產權能力提升。
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發布了《2011年信息技術領域專利態勢報告》。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軟件服務業司、電子知識產權中心、電信研究院以及國家知識產權局電學發明部、通信發明部、審查協作北京中心、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國之企業專利應急和預警咨詢服務中心,分別做了3D電視、國內操作系統、LED、信息通信、有機發光二極管、光通信網絡、智能手機、光伏發電、射頻識別等領域的專利態勢報告。
《2011年信息技術領域專利態勢報告》顯示,2011年工業行業的專利申請總體保持穩步增長趨勢,九個工業領域專利申請總量共計382.1926萬件,同比增長23.8%,占國內全部專利申請總量的83%,表明我國工業行業的發展對技術創新的依存度逐步增加,其中電子信息產業的專利申請最為活躍,申請總量達到136.4萬件。
來自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國內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以及國外公司的代表共150余人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