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2日上午, 第八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暨中泰中小企業博覽會在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隆重開幕。下午,以“創新助力成長,服務助推轉型”為主題的中國中小企業高峰論壇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朱宏任在論壇上發表了題為《推動創新,完善服務,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演講。
朱宏任指出,中小企業是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歷史表明,中小企業不僅在解決社會就業問題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以其富有生機的創新活動,為經濟增長提供了重要動力。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挑戰,世界各國都加快了對本國科技和產業發展進行新的部署,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在大幅增加研發投入,世界經濟進入一個創新密集和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新時期,中小企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凸現。
朱宏任說,“十二五”時期,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攻堅時期,既為中小企業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戰與考驗。一方面,中小企業發展的市場空間不斷擴大,發展領域不斷拓寬,政策措施不斷完善,社會服務不斷加強;另一方面,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上升,資源環境制約增強,市場競爭更趨激烈,生存與發展的壓力加大。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中國將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引領作用,把技術創新作為中小企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環節,營造有利于中小企業創新的外部環境,加強中小企業的公共服務,引導中小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動中小企業成長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朱宏任介紹了中國政府積極推動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一些做法。
一是營造創新政策環境。發揮中央財政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等在創新投入中的引導作用,重點支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技術改造、節能減排、結構調整和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對高新技術中小企業、創業投資企業、小型微型企業采取稅收優惠政策;鼓勵金融機構積極支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加大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中小企業的支持。
二是健全創新服務體系。在產業集群、中小企業集聚區,推動建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集聚優質創新資源,為中小企業提供研發設計、檢驗檢測、技術推廣、節能減排、安全生產等服務,促進技術創新、工藝創新和產品創新;加快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建設,力爭“十二五”期間在全國初步建成信息暢通、服務協同、資源共享、供需對接便捷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重點培育一批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通過資質認定、業務委托、購買服務和獎勵等多種形式,鼓勵服務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優質服務。
三是促進創新資源整合。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企業向中小企業開放研發儀器設備和專業技術服務資源,加強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研發;鼓勵中小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企業建立合作關系,聯合研發及開發項目、共同培養人才,加快技術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
四是加強創新成果保護。實施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加強培訓,提升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意識,提高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知識產權的能力,既要積極防范中小企業自身的知識產權不受侵害,也要主動尊重和維護其它企業的知識產權。
五是注重創新人才培養。鼓勵中小企業建立健全現代化人力資源管理和激勵機制,加大技術人才培養和崗位技能培訓;增強中小企業對高素質人才的吸引力,營造有利于創新人才成長的社會氛圍;實施中小企業銀河培訓工程,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者、專業技術人員的素質和能力。
六是推動創新引領發展。鼓勵中小企業利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技術升級,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促進節能減排和安全生產;引導和支持中小企業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拓展發展空間,尋求形成新的增長點;支持科技型、高成長性和優勢中小企業做強做大,引導中小企業走專業化發展道路。
七是加快創新能力建設。實施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按照“政府倡導、企業為主、社會參與”的原則,對中小企業進行信息化培訓,推動百萬中小企業上網,開展網上產品交易和技術交流;重點支持面向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服務和應用,開發信息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加快信息技術在中小企業核心業務環節的普及推廣和深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