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6月17日電(記者鄒聲文)科技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17日在北京公布了水體中生物胺檢測分析的國家標準方法。
生物胺是一類具有生物活性含氮的低分子量有機化合物的總稱。當人體攝入過量的生物胺尤其是同時攝入多種生物胺時,會引起諸如頭痛、惡心、心悸、血壓變化、呼吸紊亂等過敏反應,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但由于種種原因,我國一直沒有制定生物胺檢測分析的國家標準方法。
5月23日,四川省環境監測中心向科技部提出了水體中生物胺快速檢測的緊急援助。科技部立即組織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分析中心、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理化分析測試中心等單位展開研究,提出了多種檢測分析方案。
為解決目前我國尚未建立水體中生物胺檢測的標準方法,各行業、部門難以有效科學開展相關檢測分析的問題,科技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緊急啟動標準制定綠色通道,在現有多家單位提出的檢測方法基礎上,迅速啟動生物胺檢測分析的國家標準方法的研究和制訂工作。6月11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了這一標準。標準從申請、立項、起草、驗證、批準、發布到實施,歷時僅13天,但程序沒有減少、質量沒有降低。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科技部表示,下一步將結合水體中生物多胺檢測的需要,充分發揮國家應急分析測試平臺的作用,繼續推動相關標準的制訂工作;另一方面,科技部將會同國家標準委,與環保、衛生等部門共同推動該標準的有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