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有色金屬標準化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了奮斗目標,是以有色標委會為依托,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建立一個適應有色金屬工業發展的、與國際接軌的有色金屬標準體系。為實現這一目標,下一年度有色標委會將做好以下工作。
重新認識有色金屬標準的作用標準是橋梁,用于交流和促進貿易,也是WTO/TBT協議的要求;標準是標桿(是一個滿足要求的標志);標準是雙刃劍(既可以設置合理的技術壁壘,也可以突破國外的技術壁壘);標準可以提高產品質量和保障質量安全;標準可以規范市場秩序(某些強制性標準或首次制定的新標準);標準也可以促進技術創新和擴大市場占有率。
堅持科學發展,做好有色金屬標準制修訂工作
全面完成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2008年是標準制修訂項目最多的一年。主要包括:國家標準清理評價的2007年未完成的100多個標準項目,要全面完成;2007年已經下達的100多項行業標準要全面完成;即將下達的近300個國家標準制修訂項目,要如期展開。在標準制修訂項目中,要重點關注:一是強調計劃嚴肅性,強調當年完成結點(12月31日前報批稿上報);二是配合政府循環經濟和資源節約的目標,繼續做好有色金屬能耗定額標準、有色金屬節能標準和新材料標準;三是保證有色金屬產品進出口質量安全,完成一批重要的有色金屬成分、性能分析方法標準;四是要確保制修訂標準項目必須適應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既要反映質量水平,又要滿足用戶要求,逐步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和專項課題的研究開展有色金屬標準科技創新和專項課題的研究,是做好有色金屬標準化工作的前提,是提升有色金屬標準化工作地位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標準化工作人員的重要措施。2008年,一是要順利完成國家科技部《我國有色金屬節能材料標準研究與制定》和國家標準委《我國有色金屬循環經濟標準體系的研究》等項目,在國家標準委的支持下,設立有色金屬循環經濟企業標準體系試點單位;二是按進度要求,積極開展國家標準委《關于銅、鉛、鋅、鎳精礦取制樣方法標準的研究》和《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復合膜國際標準草案的研究》;三是繼續向國家標準委申請《鈦及鈦合金牌號和化學成分國際標準提案的研究》、《保證有色金屬產品質量安全分析方法標準結構和體系的研究》和《銅及銅合金牌號及狀態國際標準提案的研究》3個市場急需項目;四是堅持有色金屬標準科技創新,將有色金屬工業的各項科技成果轉化或產業化項目應盡快論證納入各類標準甚至市場超前的標準中,把握好專利與標準的關系;五是全力支持各會員單位在各級政府申報各類科研、配套項目,并且通過協調機制,把各項研究成果透明、公開、共享。
實質性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中國是個有色金屬大國,生產、消費都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們在有色金屬材料標準化方面與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還有差距,在相當一些領域和范圍里,我們在國際上還少有話語權,我們必須做好TC18、TC26、TC226、TC79、TC119、TC129、TC155和TC1838個國際標準技術委員會的歸口管理工作,腳踏實地實質性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了解美國ASTM和歐盟EN等先進標準,繼續貫徹采標方針,從而提高有色金屬產業競爭力,促進國際貿易和交流,擴大有色標委會和相關會員單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