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資料顯示,中國以占全球7%的土地消耗了占世界總量30%的化肥,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不但農作物品質會降低,也嚴重污染了環境。為改變這種狀況,今天我國出臺了第一部《緩控釋肥料》標準,并將于10月1日起正式實施。
國家化肥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常務副主任 劉 剛:“我們這個標準它最重要的意義是符合環保,一般的肥料,尤其是氮肥的使用率、利用率只有30%,通過緩釋了以后,它的肥料利用率大概會提高到50%到100%。”
緩控釋化肥能根據作物的生長需求釋放養分,提高肥料利用率,從而大幅減少化肥的使用量,減輕化肥中氮成分對地下水、地表水及大氣的污染。目前,流入河、湖中的氮素約有60%來自化肥,直接導致了藻類瘋長、水質惡化和水生生物的死亡。不過緩控釋肥料由于科技含量較高,目前市場整體價格比普通肥料要高出30%左右。
相關:中國首部《緩控釋肥料》行業標準將施行
記者9月23日從此間召開的緩控釋肥料行業標準頒布實施新聞發布會暨中國緩控釋肥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獲悉,由國家化肥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與亞洲最大的緩控釋肥生產企業山東金正大集團共同起草、發展改革委批準的《緩控釋肥料》行業標準將于今年10月1日正式施行。這標志著中國緩控釋肥產業將進入規范發展的新階段。
緩控釋肥料是以各種調控機制使其養分最初釋放延緩,延長作物對其有效養分吸收利用的有效期,使其養分按照設定的釋放率和釋放期緩慢或控制釋放的肥料。這種肥料突出特點是其釋放率和釋放期與作物生長規律有機結合,從而使肥料養分有效利用率提高30%以上。
近年來,中國十分注重緩控釋肥料的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發展,《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與200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分別將緩控釋肥料作為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去年以來,通過自主創新,中國緩控釋肥技術在熱固性樹脂、熱塑性樹脂、硫和硫加樹脂以及流程及工藝控制等關鍵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并且生產成本與市場售價遠低于國外同類產品。同時,中國緩控釋肥產業化也取得快速發展,去年在山東臨沂建起亞洲最大的緩控釋肥產品生產基地。(姚潤豐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