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反補貼”爭端迎來關鍵階段。8月31日,世界貿易組織(WTO)決定成立專家小組,就美國和墨西哥提起的中國禁止性補貼進行調查和裁決。
中美“反補貼”進入爭端解決機制
自2006年美國就中國汽車零部件進口措施訴諸WTO以來,利用WTO爭端解決機制為本國爭取更多利益的方式,開始在中美貿易博弈中占據重要地位。2007年美國先后就中國補貼措施、知識產權保護、圖書和音像制品市場開放問題分別訴諸WTO。
在8月31日舉行的WTO爭端解決機構會議上,美國和墨西哥重復了自2007年2月以來對中國進行的指控,即中國利用減、免稅收和其他補償措施對本國產品的出口進行變相補貼,造成不公平的競爭環境。這是美國和墨西哥第二次要求WTO成立專家小組對此案進行調查。2007年7月,兩國曾要求WTO成立專家小組,但被中方依照相關程序否決。
按照相關程序,WTO專家小組到位需要45天左右,完成首份裁決報告則至少需要半年時間,而且中方有權就專家組的裁決提出上訴。上訴機構將對專家組的裁決是否合理再進行審理,并將審理結果提交WTO終裁機構,最終結果由終裁機構成員投票決定,只要有一張贊成票,上訴機構提交的審理結果即可生效。
繼WTO在8月31日決定成立專家小組,就美、墨訴中國不當給予國內企業出口補貼展開調查后,日本、歐盟和加拿大等7國和地區日前已表示將作為“第三國”參加專家小組。
“日本、歐盟的‘第三國’身份說明他們認同美、墨的指控。”中國WTO研究會有關專家明確表示,而這可能使他們成為美國在此案中的強大“后援團”。
中國將捍衛自己的立場和利益
針對WTO爭端解決機構應美國和墨西哥的請求,設立專家組審理中國補貼WTO爭端一事,中國政府的態度非常明確,表示中方將充分運用WTO的一切規則,堅決維護自己的權利和利益。
中國代表盧先在8月31日舉行的WTO爭端解決機構會議上發表聲明指出,在專家組調查過程中,中方將繼續捍衛自己的立場和利益,并堅信中國所采取的相關措施符合WTO規則。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9月3日表示,關于“補貼WTO爭端案”,中方和美國、墨西哥曾于3月20日和6月22日在瑞士日內瓦進行了兩輪磋商。中方對待磋商的態度是認真的、建設性的。但是美國、墨西哥無視磋商取得的進展,兩次請求設立專家組,WTO爭端解決機構最終于8月31日設立了專家組。起訴方的做法是基于國內政治的需要,企圖將中國自主完善有關稅收法制的活動,粉飾為其訴諸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成果。中方堅信,起訴方的舉動將不會改變中方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自主完善有關包括稅收制度在內的經濟法律法規。
記者了解到,補貼WTO爭端案涉及的范圍主要包括中國對于相關企業予以減免、返還所得稅和增值稅的有關優惠政策。事實上,美國和墨西哥對中國相關政策有很大誤解,也無視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進展。在其設立專家組的請求中,甚至包括了一些早已經被取消的措施。而且,隨著中國《企業所得稅法》的出臺和即將實施,中國有關政策和措施已經完全符合WTO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