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產業伴生,又引導產業向更高的目標發展,這就是標準的魅力。
對于鋼鐵行業來說,標準化一直伴隨著鋼鐵工業的發展而不斷進步,又引導鋼鐵行業向國際目標發展。目前,圍繞自主創新科技進步,制(修)訂具有知識產權的自有品牌鋼鐵標準已經拉開了帷幕。
7月28日~29日,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鋼協)三屆二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羅冰生透露,2007年上半年,鋼協已完成冶金行業標準,包括國家標準40項、行業標準23項的報批工作,復審了行業標準72項,進一步提高了標準的實用性、科學性。
目前,根據國家標準委和發改委的部署,圍繞國家《鋼鐵產業發展政策》,鋼協已經完成了《鋼鐵行業“十一五”標準化發展規劃》、《2005—2007年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標準化發展計劃》,按照這些“剛性”規劃,“十一五”期間,鋼協要完成500多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并突出加強節能降耗,資源綜合利用領域的標準化工作,通過制訂高性能鋼材標準,制訂綜合利用標準,實現節能環保。
盤點中國鋼,無論是過去或現在,一直是標準先行。羅冰生介紹,到2006年年底,鋼鐵行業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總數達到1800多個,重點標準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采標率達到67.9%。基本建立起了滿足市場需求、結構合理、水平日趨先進的新型鋼鐵技術標準體系。
未來,這個標準先行的方針只能加強,不能削弱。中國質量協會冶金工業分會副秘書長潘錦皓介紹,為推進中國鋼標準工作,2007年4月10日,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年會就貫徹落實、制(修)訂鋼標準形成了以下共識。
圍繞自主創新科技進步,重點突出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標準化,制(修)訂具有知識產權的自有品牌標準。這是“十一五”期間行業和企業生存發展的硬指標。同時,繼續抓好基礎標準化工作,加強標準化研究,提高整體標準水平。標準化工作要緊跟行業新產品開發、技術創新和科技攻關,尤其要進行鋼鐵標準與知識產權結合模式研究,支持自主創新。
突出企業的主體作用。要在全行業加大對標準化工作的宣傳,增加標準化工作的開放度和標準制(修)訂的透明度。企業要加強標準化工作的管理和監督控制,加大標準化方面的投入。
羅冰生介紹,鋼鐵標準化是鋼鐵工業組織現代化生產和科學管理的重要指標和手段,對鋼鐵工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技術促進作用。2007年上半年,對照各類標準,鋼協向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推薦鋼鐵行業2007年度名牌產品共計9類,已獲準全部納入國家名牌產品評定目錄。在已經公布的中國名牌初選名單中,已有20家鋼鐵企業入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