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電池汽車標準法規技術研討會于2005年11月4日在北京召開。來自全國各地80多位代表出席了會議,科技部高新司陳家昌處長、國家發改委產業政策司李萬里處長出席會議,國家標準委也派人出席了會議。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標準化研究所所長吳衛主持會議。
陳家昌處長首先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并向與會代表介紹了目前我國在燃料電池汽車開發方面的進展,以及我國在十一五期間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構想和制定產品標準的緊迫性,他希望代表們能充分利用這次國際交流會的機會,多了解美國、日本的燃料電池標準法規的最新動態,為下一步的標準制定工作獻計獻策。
會上,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Dr. Christine Sloane首先介紹了氫燃料電池汽車法規及標準的發展趨勢。主要從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技術進步、基礎設施開發、法規和標準等三方面進行了簡單的闡述。對于法規和標準重點在于公共安全(包括性能標準和規范性標準)和商業化可行性。
通用日本汽車公司的Masato Sato隨后講解了日本的燃料電池汽車認證程序,燃料電池汽車法規的組織結構及日本建立汽車法規的背景情況。
清華大學陳全世教授分別就燃料電池城市客車的背景情況、研發進展和示范運行進行了介紹,建議燃料電池汽車的標準體系應該主要包括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兩部分,其中技術標準可分為:整車、關鍵部件和基礎設施。管理標準包括:汽車認證管理程序、準入和駕駛方面等。
同濟大學孫澤昌教授主要從燃料電池轎車的動力系統開發與測試方面作了詳細的說明,同濟大學在開發燃料電池轎車方面比較有經驗,從2002年到現在陸續研發完成了超越號轎車和超越三號MPV。孫教授認為對于燃料電池汽車發動機,應從泄漏、性能、車載氫氣安全報警和尾氣排放等方面進行檢測。
最后標準所高級工程師何云堂向大家介紹了燃料電池汽車標準前期研究工作的進展情況,講解了美國、日本及歐洲各國燃料電池汽車的示范項目,國外相關政策法規、國際各技術標準。并結合我國的研究現狀,詳述了開展燃料電池汽車標準前期研究的技術路線及我們的工作進程。
參會者積極提問,并就大家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