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商務部新聞辦公室消息,5月26日,商務部長薄熙來與來訪的西班牙工業旅游貿易大臣蒙蒂利亞舉行會談。雙方就紡織品貿易、知識產權保護、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貿易平衡等問題交換了意見。
薄熙來積極評價了中西經貿合作取得的顯著成績。他說,1973年兩國建交時,雙邊貿易額僅為1200萬美元,而去年已達到73億美元。雖然中西經貿關系發展迅速,但在相互貿易總額中所占比重小,分別為0.6%和2.7%,仍存在著巨大發展潛力。西班牙是發達國家,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使雙邊貿易具有很強的互補性。薄熙來希望,中西要進一步加強經貿合作,讓兩國人民都能在雙邊經貿關系的發展中受益。
在談到紡織品問題時,薄熙來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國部分類別的紡織品對歐盟出口出現較快增長,主要原因是歐美等發達國家沒有按照WTO紡織品服裝協議的要求在10年過渡期內分階段逐漸取消配額,而將70%—90%的配額保留到最后一刻。他說,中國紡織品出口在一體化后的快速增長是短期的,是由扭曲貿易的配額管理體制向新的自由貿易體制轉換過程中的正常現象,與在正常貿易下的激增是兩個概念。中國在紡織品一體化中獲得的利益是權利與義務平衡的體現。
薄熙來說,中國是負責任的貿易大國,希望看到紡織品一體化后平穩有序的增長局面。為保證紡織品一體化的平穩過渡,中國在今年年初主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調低出口退稅率、加征出口關稅、實行自動出口許可等。3月份以來,中國對歐紡織品出口增幅已逐漸回落,事實表明,有關措施正在收到成效。
薄熙來指出,中西兩國的紡織品貿易在雙邊貿易總額中的比重并不大。按照中方統計,去年中方出口9億美元,占中西貿易總額的12.4%。今年一季度,中方出口3.2億美元,占雙邊貿易總額的14.6%。
中方不愿看到因少量的紡織品貿易摩擦而影響中西經貿關系的大局。希望中西雙方大處著眼,從長計議,面向未來,把雙邊經貿的蛋糕做大,從而在更高的平臺上實現互利雙贏,這才是我們共同的利益所在。
蒙蒂利亞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積極履行承諾表示贊賞,尤其是中國政府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他說,西政府充分認識到紡織品一體化的重要性,正在引導其國內企業尋找新的出路,以適應紡織品自由貿易的環境。相信通過對話與協商,雙方在貿易中存在的問題能夠得到妥善的解決。他表示,西班牙愿與中國繼續加強在旅游、金融、雙向投資等領域的合作,實現共同發展。
會談結束后,薄熙來和蒙蒂利亞共同出席了中西經濟合作項目簽字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