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除油
1、 去除黑色金屬工件在生產過程中表面的油污,用槽浸法。堿液清洗配方:氫氧化鈉4%、磷酸鈉4%、磷酸三鈉4%、OP-10乳化液0.3%、溫度90~95℃,處理時間5~8分鐘。處理后檢查方法:水洗后用刷帚刷,目測油污是否去凈。
2、 去除有色金屬工件表面的油污,用槽浸法。采用KL-13型除油除銹添加劑處理(該添加劑為白色粉末),使用濃度:兌水比例2%,溫度大于5℃(如加溫處理速度加快),時間5~10分鐘,槽液PH值:7。
3、 塑料制品的表面除油,用槽浸法。選用KL-16型脫臘除油粉,使用濃度:兌水比例5%,溫度40~65℃,時間5~10分鐘。
二、清洗(除油后用水清洗)
三、除銹
采用酸性除銹,去除鋼鐵表面的銹垢,用槽浸法。酸洗除銹液配方:濃度31%的工業鹽酸、緩蝕劑3%,溫度:常溫。處理時間3~8分鐘,處理后檢查方法:水洗后目測是否有銹垢存在。
四、清洗(除銹后用水清洗)
五、表調
用于磷化前的表面處理,用槽浸法(表調劑為白色粉末)。配槽液時按每1~3公斤/噸的用量慢慢添加,攪拌使其溶解。表調劑的工作條件為PH值7.5~9.5,溫度:常溫,時間半分鐘。
六、磷化
用鋅系磷化液使鋼鐵表面磷化,用槽浸法。WF磷化劑分為:A劑——配槽劑,B劑——補加劑,C劑——促進劑。
1、 槽液配制:槽內加水3/4體積,按每25~30公斤/噸的量加入A劑,然后再添加用熱水溶解的氫氧化鈉(按每0.7公斤/噸的用量),最后加水至工作液面確認酸度。在即將開始磷化時,按每0.5~0.7公斤/噸的量加入C劑,攪拌均勻待用。
2、 使用工藝參數:總酸度18~35點,游離酸度0.5~1.5點,促進劑2~3點,溫度35~45℃,浸磷時間5~10分鐘,檢查方法:水洗、干燥后目測磷化膜應呈瓦灰色、結晶細致、無斑點、以及未磷化到的部位無氧化物等固體沉積物殘留于表面,磷化后水洗應徹底,清洗后應迅速干燥。
3、 磷化液管理:磷化液連續使用后總酸度上升可用水稀釋,總酸度下降時,按每1.6公斤/噸補加B劑可上升1點。游離酸度上升時按每0.4公斤/噸加入氫氧化鈉可降游離酸度1點,游離酸度下降可按每6公斤/噸加入B劑,游離酸度可上升1點。槽液溫度過低或C劑添加過多或B劑補加不足,游離酸度可能降到0.4點以下,出現這種情況時要按每0.9公斤/噸添加B劑,游離酸度上升0.1點,當C劑添加過多產生彩色膜時,可攪動或加熱讓其加快自然揮發。
七、清洗(磷化后用水清洗)
八、干燥(磷化、清洗后使待噴漆工件干燥)
九、噴涂
噴涂前必須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① 選擇涂料的品種
② 檢查涂料的性能
③ 充分攪勻涂料
④ 調整涂料粘度
⑤ 涂料凈化過濾
⑥ 涂料顏色調整
噴涂時應根據被噴工件選擇合適的涂料以及適當的粘度,要根據涂料的種類、空氣壓力、噴嘴的大小以及被噴面的需要量來定。
① 噴嘴口徑為0.5mm~1.8mm
② 供給噴槍的空氣壓力一般為0.3~0.6Mpa
③ 噴嘴與被噴面的距離一般以20~30cm為宜
④ 噴出漆流的方向應盡量垂直于物體表面
⑤ 操作時每一噴涂條帶的邊緣應當重疊在前一已噴好的條帶邊緣上(以重
疊1/3為宜),噴槍的運動速度應保持均勻一致,不可時快時慢。
十、干燥
1、 一般ABS、PC等塑料自干漆烘烤溫度為55~65℃,時間為30~35分鐘。
2、 烘干聚合型涂料,如氨基漆、丙稀酸漆、環氧樹脂漆等,一般烘烤溫度為130~140℃,(丙烯酸漆需靜止放上10分鐘再進行烘烤)時間30~35分鐘。
十一、噴涂膜質量檢查
1、 檢查漆膜的干燥程度,目測或用刀片刮劃檢查漆膜的厚度。用三菱鉛筆劃試硬度,應在3H左右。
2、 檢查漆膜的附著力,采用11號手術刀片進行劃格試驗。試驗時,將刀片平面垂直于試驗表面,用力均勻,進度平穩,縱橫垂直切割4條劃痕至底材表面,形成9個小方格,每個小方格的面積為1mm2,用刷帚沿方格陣兩對角線方向輕輕地往返5次,觀察漆膜的脫落情況。非破壞性的附著力測定方法:可用壓敏膠的膠帶,將它膠粘在漆膜表面,然后用手拉開以檢查其附著力。
3、 檢查涂層的顏色、光澤和表面狀態。顏色和光澤目測應符合標準要求,用測光儀測定光澤。檢查漆面應無沾附砂料或灰塵,光色是否均勻,無皺紋、氣泡、裂痕、膠皮、流掛、斑點、針孔、滲色或縮孔現象。
十二、裝箱
用合適的塑料袋將已檢合格的工件裝袋,選擇專用的周轉紙箱或木箱裝箱。